close

 

 

以下為我在實驗作業要找文獻時,找到一篇很想要蒐集到的資料。和Questions for Critical Readers的作業。

我實在是很想要找人討論,可是很無聊的,我周圍沒有人甩我;所以我自己放上來看有沒有人想要一起討論。

Kane, B., (1979). Children's concepts of death.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, 134, 141-153.


(1)姓名:這就讓我拿掉吧。

(2) 議題:一來是近日有許多重大天災造成許多需要輔導的受災孩童,二來是青少年情緒管理以及憂鬱自殺等情形越來越嚴重,使目前教育越來越重視生命教育這塊領域。我閱讀了很多相關文章書籍之後,覺得核心的問題就是在於人類對於死亡的概念為何?到底是如何發展的?要是能從小就培養正確的死亡概念或者生命教育,或許就可以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培養出正確的生命價值、自我概念等。基於以上,我想藉由心理實驗法課所學到的文獻搜尋技巧,和這次作業機會,用心理學的角度找出「孩童的死亡概念研究」的答案。

 (3) 列出搜尋文獻所用的方式:PsycINFOgoogle、中文全文電子期刊

關鍵字:childdeath conceptdevelopedexperiment

    孩童(孩子、小孩、幼兒)、死亡概念。

策略:將上述的關鍵字已排列組合的方式交叉尋找文獻,當文獻篇數小於五十筆以下逐一閱讀,剔除掉內容不太相關或者中英文以外的文獻。(三個關鍵字,最多只有32篇;兩兩相組時篇數較多)

(4) 列出找到的相關文獻(共十四篇)

Buchheim, A., George, C., Kächele, H., Erk, S., & Walter, H. (2006). Measuring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in an fMRI Environment: Concepts and Assessment. Psychopathology, 39, 136-143.

Munro, E. (2006). Eileen Munro's Response to Jane Akister's Comment on Munro, E. (2005) 'A Systems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Child Abuse Deaths',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, 35(4), pp. 531-46.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, 36, 163-164.

Magagna, J. (2004). Introduction to 'Further Thoughts on 'That Which Patients Bring to Analysis'' by J. H. Rey.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, 21, 241-242.

Ellis, J. B., & Stump, J. E. (2000). Parents' perceptions of their children's death concept. Death Studies, 24, 65-70.

Brosius, K. K. (2004). Children who have lost their siblings due to homicide: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.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: Section B: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, 64, 4025.

Matalon, T. H. (2000).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ldren's conceptualization of death, parental communication about death, and parental death anxiety.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A: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, 61, 510.

Kuekes, J. J. (1996). Parents' perception of their adult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's understanding of death.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: Section B: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, 57, 2907.

Kane, B., (1979). Children's concepts of death.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, 134, 141-153.

Connell, H. M., Persley, G. V., & Sturgess, J. L., (1987). Sleep phobia in middle childhood: A review of six cases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& Adolescent Psychiatry, 26, 449-452.

Lansdown, R., & Benjamin, G., (1985),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in children aged 5–9 years. Child Care, Health & Development, 11, 13-20.

Moore, B., (1988), A young child's use of a physical-psychological metaphor. Metaphor & Symbolic Activity, 3, 223-232.

Florian, V., (1985), Children's concept of death: An empirical study of a cognitive and environmental approach. Death Studies, 9, 133-141.

沈青青, 林妙怜, 許婷秀, & 齊珍慈. (2008). 醫護人員及家屬對兒童安寧緩和照護需求滿意度之探討. 榮總護理, 25, 206-214.

黃雅儀, 楊倩玲, 林素瑛, 張珍珍,& 陳淑真. (2007). 與癌童談論死亡的策略. 護理雜誌, 54, 79-84.

(5) 附上選擇的一篇文章

Kane, B., (1979). Children's concepts of death.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, 134, 141-153.

我選擇這篇文章,它雖然很舊了,可是它卻是所有文章名稱中,最直接問出我問題的文章,而且這篇文章在引用次數有20次,應該是不錯的研究;另外這篇文章直接就放在PsycINFO上面,所以選擇這篇。

<需要文獻者可以留言給我。。。要是你知道怎麼找到我的話;或者去上述資料庫尋找>下列回答依照Questions for Critical Readers


 

Introduction

What is the author’s goal?

想要實驗找出兒童對於死亡的概念,並且找出有死亡經驗的小孩在死亡概念上是否有影響。

What hypothesis will be tested in the experiment?

Kane, B. 探討了許多人不同的角度來論述。其中包括Piaget 的發展認知理論。根據不同發展階段,小孩也會將死亡隨著感覺動作、運思前期、具體運思期、形式運思期而有所發展。Nagy 的研究,發現小孩子不會將死亡具體化。另外還包含了Portz. Childers & Wimmer. Gessell. Peck. Bolduc. Schilder& Wechsler. Cousinet.等人的研究發現。

Kane, B. 發現這些人的論點彼此有所衝突矛盾,而且沒有人做過嚴謹的實驗來探討要是小孩有目睹暴力或死亡,對於死亡的概念會有什麼影響。有太多問題和象限還沒有被人提出討論和詢問,所以他想要找出在孩童時期,死亡經驗對於死亡概念是否有所影響。

If I had to design an experiment to test this hypothesis. What would I do?

我可能會先去尋找有暴力或已有面臨過親友、寵物或者目睹路人被槍殺等等之死亡經驗的不同年齡層小孩。(電視新聞等媒體不在此討論範圍內,是要在小孩周圍發生,與小孩本身有密切關係的)。尋找方式會先去詢問照顧者或其家人、問小孩本人、若是已經有上幼稚園的小孩也可以詢問老師。並且確認距離經驗的時間為多久。

第一個變項,將有死亡經驗的小孩(分成兩組,一組為三個月內經驗過死亡經驗的小孩,一組為三個月以上經驗死亡經驗的小孩)以及沒有死亡經驗的小孩,總共分成三組。

第二個變項,將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分開來。以確認不同年齡層的小孩是否有不同的發展趨勢。本篇文獻中蒐集的資料為3-12歲;所以依照年齡可分為10組。

實驗方法為使用繪本與玩偶扮演的方式。先拿出一隻玩偶,描述該玩偶(人、兔子、猴子等等)去森林裡面採花,探望家人的故事(類似小紅帽)。必須要讓小朋友先將感覺投射在玩偶身上,技術是使用發展心理學中的角色扮演遊戲法。並且記錄小朋友對於採花的動作(植物死亡);結果卻不小心被大野狼(老虎之類)吃掉,詢問小朋友被吃掉到肚子裡的動物是否死亡了?該動物會有什麼感覺?在大野狼的肚子裡面會有什麼感覺?有沒有辦法把它救出來。或者類似的故事,但最好是小朋友之前沒有看過的,不然可能會混淆了實驗。(小朋友可能按照原作的結果推論)

然後依照Kane, B.所分析出得十種死亡概念:Realization現實, Separation分離, Immobility不能行動, irrevocability 不能挽回 ,Causality原因, Dysfunctionality 失去身體功能, Universality 小孩可多方面理解 , Insensitivity 無感覺, Appearance 死亡起來的樣子 , Personification 想向死亡是個擬人化的東西 .來將小朋友的觀念分類,並且研究年齡在概念取向上是否有所差異。

Method

Is my proposed method better than the author’s?

喔!我當然希望我的方式比較好,不過在沒有實驗前,我也不確定。我看到很多研究生命概念的方法,就是實驗者要小朋友指認哪些是玩具、機器人會動是不是活的、植物也會生長那是不是活的。Kane, B. 使用的方式是讓小朋友去指認一大堆兔子,兔子們正在活動、睡覺、真的死掉的…。Kane, B. 的方式可以快又有效的記錄小朋友對於每隻兔子的動作是否了解、或者區辨兔子是否真實死亡;不過我個人覺得小孩是更有創造力、更活潑、更有想像力的生物;透過想像聽故事的方式,他們可以更用力的闡述、表演自己對於死亡的想法是什麼。

Does the author’s method actually test the hypothesis?

是的。Kane, B. 也是採用先採訪家人的方式區辨孩子是否有經驗過死亡,然後讓小朋友指認哪些兔子是活的、哪些是死的,並且詢問原因。這種方式的確可以分辨小朋友事的想法。

What are the independent, dependent, and control variables?

Independent:小孩對於死亡是否有經驗過。

Dependent:小孩的反應。

Control variables:兔子的活動力。

Using the subjects, apparatus, materials, and procedures described by the author, what results would I predict for this experiment?

我個人認為對於死亡概念的十項分類,比較像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。小朋友小的時候是哪種價值觀,長大或許會改變。另外,此種對於死亡的概念,比較像是個人哲學,所以不論年齡層,應該會平均分配在不同的取向中。

Results

Did the author get unexpected results?

作者沒有預期的立場,他推論出小朋友對於死亡有明確的三個階段。第一個階段,小孩想像自己有神奇的能力,能夠讓他人死亡或者復活,並且傾向將死亡擬人化。第二階段的小孩開始觀察到死亡的本質,並且瞭解死亡的身體機能停止。第三階段的小孩已經能夠大略的完整掌控死亡的意義,並且認為死亡是一種定義。

How would I interpret these results?

表一採用九種不同的解釋觀點來分析小朋友的死亡概念。細項一個一個來看很複雜,想要問的問題很多。(例如為什麼在對屍體的理解上,六歲已經達高分,但是在七到十歲卻分數偏低?)但整體從表一看來,死亡概念在年齡上面確實有一個趨勢,而且越大的小朋友似乎對於死亡概念的想法也就越多元。三到五歲的小朋友比較傾向用Realization, Separation, Immobility;六歲到八歲比較傾向用irrevocability, Causality, Dysfunctionality, Universality ,來解釋死亡;八歲以上的小朋友則會解釋死亡是Insensitivity;十二歲左右是Appearance。不過小朋友在irrevocability, Universality, Insensitivity, 這三種解釋的理解程度提高後,就對於這十種死亡的解釋方式開始有平均的理解,似乎在七八歲之後,每種解釋死亡方式的數據都相當接近;只有在小朋友三到五歲期間,這十種解釋方法才有明顯的理解差距。

另外在表二、有經驗死亡和沒有經驗死亡方面,有經驗死亡的小朋友對於這十種解釋有明顯的普遍理解;對於沒有經驗死亡的小朋友,他們除了最基本的Realization, Separation, Immobility,分數接近有經驗的小朋友之外,其他對於死亡概念的理解測驗分數明顯是較低的。由其是在身體功能喪失這個理解上,有經驗死亡和無經驗死亡的小朋友理解程度差距高達29%;在死亡後人將沒有知覺、感覺、思考能力上(Insensitivity),有死亡經驗的小朋友理解百分比高於沒死亡經驗小朋友41%。這很明顯的顯示出來,只有真正經驗過死亡的小朋友,才比較能夠理解死亡Insensitivity的認知能力。

What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would I draw from my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?

我得出的結論和應用,小朋友在三歲時對於死亡就已經有一些概念性的了解。可是在更深刻的體驗上,則需要真實經驗過死亡,或者至少要等到八歲才可以漸漸了解。

八歲以下的小朋友家中有家人、親友、寵物過世時,他們可能比較接受大略的講法,例如:它死亡了,所以沒辦法再見面了等等。這時的重點,可能要著重在安慰且適當的給予解釋,讓他們單純知道不能見面,往者還是會看顧生者等等之類的概念。讓小孩覺得這話題可以被討論、被詢問,其他家人跟自己一樣哀傷,自己沒有做錯事,而且自己是安全的。

但是要解釋更深一層:死亡是不能逆轉的、所有人都會死亡、死後人就沒有感覺、屍體長的是怎樣,可能需要在更大一點,至少超過12歲以上才會比較妥當。

另外在生命教育中,我發現有經歷過周圍親朋好友寵物等死亡的人,對於死亡的概念更加明確。雖然我不清楚更加明確概念的人,情緒態度是否會更加正向;不過要是想要讓12歲以上的小孩正式面對生命教育、死亡概念時。他們可能需要被安排參加一場喪禮(看電影,如送行者之類的,社會觀察學習的效果不知道好不好?)、教學實驗安排一場珍惜的東西毀壞失去等等。我下一個想要去找的議題,可能是關於對於死亡概念越明確的人,對於生命態度是否更加正向?

Discussion

Does my interpretation or the author’s best represent the data?

作者在表一的解釋可能比較清楚。他依照分析的數據,將死亡概念清楚的畫分出三個階段。在這個階段分類上面,我觀察到的與作者觀察到的大略相同。不過我有更進一步的去看作者的表二,並且算出有經驗兒童和無經驗兒童最大的差異在於Insensitivity。作者對於表二好像沒有做太多的討論。

Do I or does the author offer the most cogent discussion of the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?

作者重點在於驗證PiagetNagy的假設是否正確。作者用自己推論出的死亡概念三個階段來驗證Piaget 的認知發展階段;並且藉由實驗發現死亡認知的年齡比Nagy所說的死亡概念年紀還要小。這項發現應該給當時的人很棒的資訊,本篇文章日期是在1979,所以他基本上就是想要驗證PiagetNagy的假設是否正確;並沒有要做額外的應用。而我是想要把這個研究用來了解如何與不同年齡層的小孩溝通死亡,或者安慰,理解小朋友對於死亡不同面向的理解與可接受度。所以在解釋和應用上可能有所差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§遊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